全国主推,山东农大4项!
近日,农业农村部发布了2024年农业主导品种主推技术,共遴选出重大引领性技术10项、主导品种150个、主推技术150项。我校1个品种、3项技术上榜。
其中,万勇善教授团队培育的山花9号连续3年入选主导品种。山花9号为油食兼用高产大花生,株型直立紧凑,百果重241克,百仁重104克,具有抗旱耐瘠性强、耐肥抗倒、抗叶斑病、耐盐碱、高产潜力大、种子休眠性强的优点。
我校入选的3项主推技术分别为农学院张吉旺教授团队提出的“冬小麦-夏玉米周年光温高效与减灾丰产技术”,园艺科学与工程学院彭福田教授团队提出的“果园‘三定一稳两调两保’节肥提质增效技术”和魏珉教授团队提出的“设施主要果类蔬菜高畦宽行宜机化种植技术”。
下一步,学校将结合各地农业产业发展实际,组织专家开展主导品种主推技术示范推广和指导培训,推动农业科技成果尽快进村入户到田,为提升粮油等主要作物生产能力提供有力科技支撑。
品种与项目介绍
山花9号
品种介绍:该花生品种由山东农业大学万勇善教授团队培育,具有优质高产、抗旱节水、适应性广等特点,是我国花生主栽品种,年种植面积达560万亩,连续9年居全国第一位,累计面积达5000万亩,产生社会经济效益80亿元,获2020年度省科技进步一等奖。团队还致力于创新高产抗逆配套栽培技术,研发集成3项农业农村部主推技术,在北方花生主产区大面积推广应用,为花生生产提供了技术支撑。成果满足了农业生产提质增效,缓解粮油争地矛盾等需求,为推进食用油原料供给国产化,保障国家油料安全作出了重要贡献。
冬小麦-夏玉米周年光温高效与减灾丰产技术
小麦-玉米周年生产过程中气象灾害频发等问题,制约着黄淮海区域粮食产业的提质增效和健康发展,亟需以冬小麦-夏玉米周年生产中的气象灾害防御和粮食生产防灾减灾等关键问题为导向,突出关键技术集成示范,创建冬小麦-夏玉米周年气象防灾减灾技术为周年粮食生产提供技术支撑。本技术主要的核心是冬小麦-夏玉米全生育期内抗逆能力提升防灾技术、突发性特殊气象应答调控技术和积累性气象灾害动态减灾技术。该技术模式小麦-玉米周年减损30%,周年产量增加9%,相关内容分别入选2021、2022、2023年度山东省农业主推技术和2022、2023、2024年度全国农业主推技术。荣获2021年度山东省科技进步一等奖,2019年度全国农牧渔业丰收奖二等奖,2022年度全国农牧渔业丰收奖二等奖。
果园‘三定一稳两调两保’节肥提质增效技术
果园“三定一稳两调两保”节肥提质增效技术是针对果树生产中养分投入量大,化肥利用率低,土壤养分含量波动大、不均衡,土壤微生物群落结构不合理、果实优质果率低等问题研发提出。具体是指在果树树干两侧定时、定点、定量施用袋控缓释肥等稳态肥料,保持根区土壤养分低浓度稳定供应,进行土壤中微量元素和微生物调控,并保证生草和充足有机肥施用。运用该技术可有效地促进果树密集型根系形成,提高养分吸收利用效率,减少化肥投入量60%-80%以上,能够保证果园土壤养分稳定和均衡供应,改善土壤微生物群落结构,延缓叶片衰老,节约成本31.2%,增产8.1%,优质果率提高 20个百分点,达到提质增效的目的。有力推动了我国果树产业转型升级与提质增效,取得了显著的经济、社会和生态效益。
设施主要果类蔬菜高畦宽行宜机化种植技术
针对番茄、黄瓜、甜椒等设施主要果菜种植模式多样,标准化水平低,不适合机械化作业问题,研发出高畦宽行宜机化种植模式。该技术模式明确了适宜番茄、黄瓜、甜椒生长的高畦规格,加厚了根区土层,改善了土壤透气性,提高了增温降湿效果;增加了行间距,改善了群体通风透光条件,提高了光能利用效率,方便了田间管理和机械作业。
日光温室番茄东西行向宽行高畦种植
2019年以来,该技术模式先后在山东、河南等设施蔬菜主产区示范推广,与传统模式相比,番茄、黄瓜、甜椒增产3%-13%,开花和果实成熟时间提早1d-3d,产品品质明显改善,同时大幅度提高整地、做畦、覆膜、移栽以及后期田间管理的机械化水平,减少劳动投入,降低用工成本,经济、生态和社会效益显著。
往期推荐
点击下方图片即可阅读全文
来源:社会合作与成果转化处
通讯员:李素红
编辑:郭海涵 孟童 蔡雨卉
审校:胡学俭 李庆亮 张钦龙 赵然
登高必自
-山东农大融媒体中心出品-
原创文章转载请联系后台
微信号:sdauxcb
新浪微博:@山东农业大学
投稿信箱:sdaunewmedia@163.com